古陶瓷痕迹鉴定技术是国家公安部课题组十余年研究取得的新成果,在古陶瓷鉴定上具有突破性的发现和进步,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科研、鉴定、收藏等专业人员的普遍重视。痕迹鉴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艺术品鉴定与评估委员会(以下简称“鉴评委”)研究、应用、推广的目鉴与科鉴相结合的主要方式。
痕迹鉴定现场
6月13日,“鉴评委”在京举办了“元代及明早期瓷器痕迹鉴定研讨会”,六名国家艺术品鉴定师、评估师和资深古窑址研究专家、著名收藏家、媒体记者等出席鉴定研讨会,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副会长、“鉴评委”主任刘育麟主持了这次痕迹鉴定研讨。
这次研讨会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不同于以往的理论研讨,而是以目鉴与科鉴相结合,即“以宏观断年代(含窑口)、微观辨真假”的方法,对8件元代青花、元代釉里红、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与4件明早期青花、釉里红和祭红瓷器进行鉴定研讨。
鉴定师王治国正在目鉴元青花釉里红罐盖
会务组织者先将12件鉴定物编号,然后发给每个鉴定师一张鉴定表,要求每个鉴定师将鉴定结果分别记录下来, 鉴定结束后,统计鉴定结果。
鉴定师徐强在作痕迹鉴定记录
经过几个小时的鉴定,得出了这样的结论:1号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一致认为属于元代实物,是元青花中的珍品。其他11件器物被目鉴者全部否定、认为是新防,而采用目鉴与科鉴相结合,即“宏观断年代、微观辨真假”的方法,使用80倍显微镜和200倍、500倍电子显微镜进行痕迹鉴定者,则对11件器物给予了不同的肯定,其中3号“元青花荷莲纹大罐”、4号“元青花龙纹四系扁瓶”、5号“元青花釉里红堆塑捏花盖罐”、7号“元青花龙纹象耳瓶”、8号“大明宣德年制祭红暗刻龙纹梅瓶”、10号“明洪武釉里红飞龙纹象耳瓶”和12号“元代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8件器物得到多数的鉴定师的肯定,只有2号、6号、9号器物鉴定争议较大。
鉴定师正在进行痕迹鉴定
肯定和否定的根据(证据)何在?由鉴定人分别进行了陈述。痕迹鉴定是主观鉴定与客观鉴定的结合,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古陶瓷鉴定,肯定与否定不是靠“老经验”、“一眼活”,而是拿出证据,用事实和证据说话,有人给痕迹鉴定做了通俗解释,痕迹鉴定就是“取证鉴定”,证据就是“自然老化痕迹”和“人为做旧痕迹”。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自然老化痕迹是无法仿造的,什么是自然老化痕迹?自然老化痕迹是怎样形成的?自然老化痕迹的形态特征及人为做旧痕迹的特征等是这次实物鉴定研讨的重点。
元青花梅瓶钴料特征1
元青花梅瓶钴料特征2
刘育麟主任强调,痕迹鉴定研究、应用、宣传、推广任重道远,鉴评委将团结国内外痕迹鉴定的专家、学者、鉴定师汇聚在一起,共同推动痕迹鉴定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并使其在大众收藏中发挥作用。他透露,“鉴评委”年内将编辑出版《中国古陶瓷痕迹鉴定论文集》,更高规格和更大范围的痕迹鉴定研讨会正在积极筹备中。
元青花梅瓶自然老化痕迹特征1
元青花梅瓶自然老化痕迹特征2
元青花梅瓶自然老化痕迹特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