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科技研发
国内资讯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佰汇古玩城B座一层66号
邮编:100000
电话:010-53647083
E-mail:jpw518@126.com

研发信息当前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科技研发 > 研发信息

关于我国《古陶瓷自然老化痕迹显微鉴识法》的研究过程和成果(刘文)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数:0 发布时间:2014/7/15

我曾在中国古陶瓷老化痕迹国家鉴定标准科研项目组委会成立大会上讲过这个题目。

我想借学术论坛的机会向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介绍一下关于我们开展《自然老化痕迹显微鉴识陶瓷法》的研究过程和取得的成果。

我不是搞文物鉴定的,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也很少,但我对这方面科研很感兴趣。是我在职时常办涉文物案件有一定关系。我离休前是公安部刑事侦查局长兼国防刑警组织中国中心局长兼国家禁毒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离休后被公安部聘为特邀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理事长,一干就是十五年。

我过去工作主管过涉文物案件的侦查破案,如反文物查私,反贩卖假文物,盗窃文物案等。在办案中常遇到文物的真假的问题,请文物部的专家协助鉴定,对我国的文物鉴定情况略知一二。所以,我对古陶瓷鉴定感兴趣,并亲自参与主持《自然老化痕迹显微鉴识陶瓷法》的研究。

我认为古陶瓷的准确鉴定技术是为现代文化服务的需要;是博物馆、文物管理部门、文物收藏单位及个人的收藏的需要;是公安、检察、法院和海关办理文物案件的需要。这个问题一提出我很快就决定开展研究。

2003年底,刘志成先生和原唐山市公安局痕迹鉴定工程师梁亚力到北京找了梁的老师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指纹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老资格的指纹专家赵向欣,提出研究利用痕迹鉴定古陶瓷的问题。她认为这个题目有研究价值。2004年初我亲自听了刘志成和梁亚力的汇报。我也认为这个课题有研究价值,古陶瓷上的痕迹是随着时期空间的变化自然形成的,不可能仿制,如果用刑事科学技术痕迹鉴定的理论和方法可以解决技术鉴定。如果这项技术研究成功是我国文物鉴定的创新,还可以填补中国刑事科学技术的痕迹鉴定专业中古陶瓷鉴定的空白。

我决定由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开展研究,经过理事长办公会议批准,于20066月成立古陶瓷鉴定研究课题组。并向公安部科技局、刑侦局备案。赵向欣、刘志成、梁亚力都是研究小组的成员,我还邀请了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刘持平参加。课题组先后进行了两次调整。最后形成我亲自任组长,赵向欣、刘持平任副组长,成员中除刘志成、梁亚力外又吸收了郑启洪、王金凤。

课题做规划并开展工作。

首先,确认以唯物主义辩证法为指导思想。

当时我们确定摆脱传统的鉴定方法模式,运用刑事科学技术痕迹检验的基础理论(同一论)技术方法通过寻找稳定的、特殊的、有规律的釉面痕迹为突破口开展探索。

第二,要解决检验的光学设备。

当时唯一的工具是一只市场上卖的手持显微镜,观察效果很差,也不能对痕迹采集和拍照。我提出要很快联系制造适合观察和拍照各类型陶瓷器物并便于搬运的显微镜,我派梁亚力等人去锦州光学仪器厂进行联系。由于该厂已转产,搞起来有一定困难,不想承担这个任务。因为我和这个厂有过制造公安器材的关系,于是我亲自去锦州找了这个厂的厂长、总工程师,请他们支持,人家给我面子,决定试制,由该厂工程师张广勇负责,先后设计试制了两台可以对陶瓷器物釉面痕迹的观察,拍照与计算机连接的显微镜。课题组用汽车拉着这台仪器到处进行痕迹采集。但这个设备笨重,精确度也不理想。后来爱国者公司试制成功一台便携式数码显微镜,我们提出要适合陶瓷釉面鉴定的设计要求。该公司的副总经理卢新明主持设计大型的便携式数码显微镜,这个设备经过我们同设计生产公司多次反复研究改进,现开发出DM/WSI多功能数码显微镜取证检测仪器,这个设备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上有机整合了光学电子图像采取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字比较技术、数字图像测算技术。实现了采痕、取证、比对鉴定一体化的先进设备。

这个设备可以适用各种类型的器物检测,可在实验室或现场将实物痕迹转换成数字图像,直接输入PC机显示观察、采取、存储、记录,测算和比对。

第三,进行实物检验测试

痕迹的特征形态、规律、稳定性我们都一无所知,连个痕迹放大的照片都没有。要进行大量的定性的陶瓷文物观察检测。当时到博物馆观察测试实验,博物馆不同意,到窑口遗址检测要收费。

我们利用的公安机关与文物保管部门的关系,我亲自给一些省、市公安厅局刑侦文保部的领导打电话,请他们协助联系,又开公安部刑侦局的介绍信,我聘请了刚退休的刑侦局专管文物和案件侦破的徐长生处长带队。

200510月到200610月,课题组用了一年时间,先后到江苏常州博物馆、河北省临城邢窑博物馆、磁县文物保管所、曲阳遗址文物所、江西景德镇湖田窑民窑博物馆、景德镇古陶瓷研究所、国家文物出境河南站等11个文物单位对其馆藏的包括春秋时代的原始青瓷到清代青花各个历史时期3000多件器物进行实物检测,对625件有代表性的器物上的微观痕迹进行显微照相采集建立了数据库。

经过对这些痕迹形态特征和规律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研究、实验、归纳,总结出痕迹的出现八种特征。包括:线状痕迹、不规则的园形痕迹、坑点痕迹、斑块痕迹、脱落痕迹、变色气泡痕迹、破口泡痕迹、网纹状痕迹。

研究证明,一个古文物随其生存时间的推移必然会产生自然老化痕迹,这些痕迹的自然性是人为无法仿制的,这是古文物的普遍规律。各器物上的自然老化痕迹出现数量和规律不相同,也就形成了器物的“DNA”。

这时我们才提出自然老化痕迹显微鉴识陶瓷法的概念并定为课题名称。“自然老化”是我坚持确定的,不知能否站得住脚,还要经过历史考验。

我们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自然老化痕迹鉴识

第一、准确识别出是古旧陶瓷,还是新品。

第二、确定是赝品瓷器,还是故意做旧。

第三、根据一些窑口器物的自然老化痕迹的独特特征确定部分器物的生产窑。

第四、可以采取古旧陶瓷上的自然老化痕迹建立器物的“DNA”档案,一旦发生纠纷、被盗等问题时可以准确确定其个体身份。

第五、又可根据自然老化痕迹特征确定器物是否出土物。

这种方法运用显微观察、比对、数码照相,速度非常快。自然老化痕迹明显。只需数分钟即可完成新旧的鉴定,而且鉴定准确,这种方法另一个优点不需要从实物上取样,不破坏和损害器物。

课题成果,经过验证,可以进行专家评审。2008年报刑侦局和科技局批准,118日刑科协委托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廖进荣组织领导评审组,对课题成果进行评审。参加的专家有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痕迹处长、中国痕迹鉴定专家班成森,中国公安大学刑事技术系主任罗亚平教授,中国刑警警察学院副院长痕迹鉴定专家张书杰教授,武汉市刑侦技术专家郑道利高级工程师,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王健华研究员,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兼苏州大学博物馆馆长张朋川教授,  北京海铭律师事务所李新成主任律师。

专家对课题进行了严谨的面对面听证质询,背靠背的严格评审,所有专家高度评价,顺利的通过部级专家评审。

20081111日人民公安报一版以《一项新成果填补国内外古旧陶器鉴定空白》为题的新闻报道,引起有关方强烈反响。

有的电话询问能否合作,有的提出能否开训练班培训。

《自然老化痕迹显微鉴识法》的研究成功,从技术鉴定理论和方法上走出创新之路,为深化研究打下基础,更可贵是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几位专家。说实话,开题时,课题组成员对自然老化痕迹只是皮毛了解,根本没有形成明确的科学概念这个课题的成功是集体的智慧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不能据为己有,现在有成员说这个技术是他的,这是侵权行为。实事求是地讲,《古陶瓷自然老化痕迹显微鉴识法》是课题组集体研究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它是一个集体成果,并不属于哪一个个人创建的。

要科学的评价《自然老化痕迹显微鉴识陶瓷法》,应该说已经取得关键性的阶段性的成果,有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如目前对器物的断代、产地还不能完全解决。还需要观察更多器物,寻找更多的可从痕迹上断代特征和窑口特征上找出规律,作为鉴定标准。这项任务还十分艰巨,工作量也是很大的。

我认为目前的这种鉴定方法,与传统鉴定方法和已采用的其他科学技术方法相比,其科学性、准确性、实用性都有些优势,但还不能依其代替其他方法,只能说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如果和传统的鉴定方法相结合,对古旧陶瓷的定性、断代、产地确定就比较完善了。对此法的定位应该是当代古旧陶瓷鉴定的一种新方法,如果把传统鉴定方法和其他的有效科学技术方法结合可以构成我国古旧陶瓷鉴定体系。

最后对项目组委会的研究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项目科研规划,包括指导思想、研究步骤、达到的目标、研究人员纪律等。

二、 采购显微镜,如果没有这个工具,对自然老化痕迹鉴

识研究是无法进行的。

三、广联古文物收藏和管理单位,请他们支持,提供大量器物实体,采集海量痕迹特征,找出其年代、窑口,对现在已设定的八种特征也可以有较大的突破。

四、 还要争取领导部门和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这是开展

研究工作非常重要的保证。

评审意见:


人民公安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