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佰汇古玩城B座一层66号 |
新书《古陶瓷老化痕迹鉴定:国标之路》值得一读——母智德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数:0 发布时间:2015/3/23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副会长、艺术品鉴定与评估委员会主任、中国古陶瓷老化痕迹国家鉴定标准科研项目组委会主任、北大资源学院文物鉴定专业客座教授、国珍府文物鉴定(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育麟先生编著的《古陶瓷老化痕迹鉴定:国标之路》一书,已由中国国际金谷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由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学会会长、公安部刑侦局原局长、中国古陶瓷老化痕迹国家鉴定标准科研项目组织委员会总顾问刘文先生作《序》;书中不仅收录了刘育麟先生长期以来研究古陶瓷老化痕迹鉴定理论与方法、探索制定古陶瓷老化痕迹鉴定国家标准的大量学术论文,还辑录了刘文先生《关于我国<古陶瓷自然老化痕迹显微鉴识法>的研究过程和成果》、《浅谈“古陶瓷自然老化痕迹显微鉴定法”的原理》,《古陶瓷老化痕迹鉴定规则》(刘文、刘育麟、谭新政合著),以及中国古陶瓷老化痕迹国家鉴定标准科研项目组委会副主任刘志成先生撰写的《古陶瓷老化痕迹鉴定新成果汇报》等一系列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学术文章;书中附录的《国珍府采用“三合一”鉴定法鉴定实例》,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也是该书的一大亮点。 古陶瓷老化痕迹鉴定,是古陶瓷鉴定理论的重大创新;用数码显微镜鉴识古陶瓷的老化痕迹,是古陶瓷科技鉴定手段的一场革命。就目前而言,国内外用科技手段鉴定古陶瓷的主要方法有:中子活化分析、电子探针、原子吸收光谱仪、热释光分析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元素成分分析法、激光拉曼光谱仪、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谱仪、可移动式实体显微镜等。但是,这些科技鉴定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弊端与局限性。诸如:鉴定设备庞大、价格高昂;需要建立准确、可靠、完整、系统的庞大数据库作为支撑;有损测试的模式会破坏古陶瓷的完整性;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不能广泛运用于鉴定市场、普及性差;鉴定费用昂贵,为一般收藏爱好者所不能接受等等。而古陶瓷老化痕迹鉴定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古陶瓷的老化痕迹,是构成古陶瓷的各种物质自身不断运动,及其所存储的周围环境中各种物质的不断运动,以及在它们的相互作用下留下的历史印记、岁月沧桑,是任何人为做旧、仿制所无法实现的;而用以鉴识这些老化痕迹的工具——数码显微镜,不仅价格低廉、携带方便,而且具有微观放大、摄影录像、存储传输等诸多功能;既适应收藏者或业内专家个人鉴定,又能供多人集体研判。从而为古陶瓷的“新”与“老”、“真”与“假”的科技鉴定,开辟了一条准确、可靠、简捷、实用的崭新阳关大道。 2015年3月10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举行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检验检疫学会会长、原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代表八位与会委员提出:“亟待构建一个以科技鉴定为基础,以经验鉴定为借鉴,以标准计量为依据,以认证认可为手段,以检测检验为依托,以信息化为平台,并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制。”《古陶瓷老化痕迹鉴定:国标之路》一书的创新成果,与魏传忠等八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制”是完全契合的,也是构建这一“溯源体制”先行先试的典范之举;刘育麟先生和他的同事们悉心研究、大胆探索的古陶瓷老化痕迹鉴定理论、方法、规则与标准,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同类科研课题中最完整、最系统、最实用,也是颇具权威性的古陶瓷科技鉴定的学术成果。 《古陶瓷老化痕迹鉴定:国标之路》不仅值得广大的艺术品收藏爱好者认真研读,也是从事古陶瓷研究、鉴定的业内专家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鉴赏知识、提高自己鉴别能力的最好教材。 我相信,“古陶瓷老化痕迹鉴定”理论、方法的普及推广之时,就是中国文博界鉴定乱象的终结之日,也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大发展、大繁荣的辉煌之日! 二0一五年三月二十日 作者简介 母智德:男、汉族,生于1947年5月、四川省广元市人、文化学者、退休教师、现定居北京。 从事古董艺术品收藏、研究四十余年,现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北京松堂博物馆常务副馆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艺术品职业鉴定师、德藏收藏网艺术品鉴定特聘专家;曾任北京华萃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常务顾问、北京达胜德古陶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郑州柴窑研究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炎黄博物馆顾问等职。发表相关学术文章数百篇,并致力于文博理论、政策、法规的研究以及相关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撰有多部专著;2014年被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公益主题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中国文物保护金奖”。
|